<strong>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(以下簡稱國資圖)</strong><strong>自</strong><strong>114</strong><strong>年</strong><strong>9</strong><strong>月</strong><strong>2</strong><strong>日至</strong><strong>115</strong><strong>年</strong><strong>1</strong><strong>月</strong><strong>25</strong><strong>日,於總館</strong><strong>3</strong><strong>樓期刊區舉辦「</strong><strong>Go</strong><strong>!來去博覽會」特展。本展以</strong><strong>館藏日文舊籍1</strong><strong>935</strong><strong>年「始政四十周年紀念臺灣博覽會」為策展核心,並結合</strong><strong>舊報紙介紹</strong><strong>1970</strong><strong>年大阪萬國博覽會,</strong><strong>呼應</strong><strong>今年盛大舉行的「</strong><strong>2025</strong><strong>大阪‧關西世博會」,透過珍貴文獻、圖像並搭配當時知識分子的出版日記,帶領觀眾回顧近百年來的重要展覽,體驗跨越時空的文明風景,並見證臺灣持續參與國際舞台的身影。</strong><br><strong>1935</strong><strong>年的臺灣博覽會是臺灣歷史上首場大型綜合性博覽會,展期僅50天卻吸引超過275萬人次,總參觀人數突破334萬,成為全民盛事。展場內容涵蓋農業、交通、教育、文化與國防等領域,並特設「兒童王國」,包括米奇、桃太郎、野良犬黑吉與飛行塔等新奇設施,吸引無數小朋友目光。許多人為此遠道而來,展現當時社會對這場博覽盛會熱情,也留下日記紀錄,成為世代傳承的珍貴記憶。</strong><br><strong>1970</strong><strong>年,大阪萬國博覽會首次在亞洲登場,成為當時最具規模的國際盛會。中華民國亦積極參與,展館外由藝術家楊英風創作的雕塑〈鳳凰來儀〉,以振翅姿態象徵吉祥與文化新貌,展現臺灣兼具藝術底蘊與現代精神的一面。這場盛會讓世界看見亞洲的能量,也使臺灣的文化與科技成就獲得國際注目,為亞洲現代化寫下重要篇章。</strong><br><strong>今年登場的「2025大阪‧關西世博會」,以「未來社會實驗場」(People's Living Lab)為主題,聚焦於智慧科技、文化交流與永續發展,體現人類社會對未來藍圖的探索與實踐。國資圖以1935、1970展覽為主軸,呈現展覽如何折射時代精神,並回應館方百年來守護知識、推廣文化的初衷,也讓參觀民眾延伸關注今年的盛會,並想像未來的可能。</strong><br><strong>本展特別感謝中央通訊社、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與楊英風藝術教育基金會的協助,提供珍貴圖像,使觀眾能更完整理解展覽的歷史意義。觀眾不僅能從中體會1935年臺灣博覽會的全民參與,理解1970年大阪萬博所象徵的亞洲視野,並延伸至今年2025年世博會中看見全球對未來的期待。本展是一場跨越古今的文化旅程,邀請民眾前往國資圖總館3樓期刊區參觀,一同穿越時空,感受展覽所帶來的記憶與想像。</strong><br><strong>此外,觀眾可於FB打卡後,至3樓櫃檯兌換本展精美明信片,並加蓋一枚1935年臺灣博覽會紀念章。明信片限量220張,送完為止。</strong>
教育部主辦的第12屆「來自亞洲的設計力量 The Power of Asian Design」國際設計研討會暨工作坊,於2025年9月19日至21日在臺中盛大舉行。活動邀請來自日本、韓國、新加坡與香港等地的國際設計大師齊聚一堂,帶來從視覺傳達、產品設計、建築景觀到時尚設計的跨領域交流,為臺灣設計教育與國際接軌注入新能量。<br>研討會今日(9/19)於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國際會議廳登場,講者陣容包括:日本平面設計師小川明生、韓國現代設計協會會長柳允皓、日本 STUDIO BYCOLOR 創辦人秋山香、新加坡 STUCK Design 共同創辦人李子明、韓國設計協會總會會長金賢善,以及香港品牌 DORISKATH 創辦人陳綽盈。他們分別分享了視覺傳達、AI 時代設計角色、產品設計的色彩與材質、包容性設計實務、城市色彩研究,以及時尚靈感旅程等主題,讓參與者拓展國際視野。<br>此外,系列工作坊在亞洲大學舉行,分為「設計教育組」與「學生組」,涵蓋建築景觀、視覺傳達、產品設計與時尚設計等領域。透過國際講師引導,參與者不僅實際操作,更於成果發表會中展現創意成果,深化臺灣與亞洲設計專業間的交流合作。<br>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賴忠勤副館長表示:「設計不僅是美學的展現,更是一種跨領域整合的思維方式。近年來,國內公共圖書館也積極導入設計思維,無論在館舍空間規劃、閱讀服務創新,或展覽策展方式上,都讓讀者感受到以使用者為核心的貼心設計。期待藉由本次活動,能啟發更多公共文化場域持續創新,並與國際設計潮流接軌。」<br>本屆活動由教育部指導,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與亞洲大學創意設計學院協辦,並由亞洲大學數位媒體設計學系執行。主辦單位期盼,「來自亞洲的設計力量」能持續凝聚亞洲設計影響力,讓臺灣在國際設計舞台發光發熱。